青春挺膺担使命,返乡实践展风采丨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风采展播(二)
日期:2025-03-21  发布人:团委  浏览量:6

信息工程系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先进个人”事迹简介

 在奉献中触摸家乡温度

网络高23-3班 李海琴 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寒假期间,李海琴同学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家乡武威市凉州区开展相关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也收获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经历。

李海琴参与的第一项活动是“净滩行动”,在空旷的荒地上,她与环卫工人一同清理垃圾。寒风中,李海琴协助环卫工人用工具夹起地上的塑料瓶、废纸等,分类后装入相应的垃圾袋。这让李海琴深刻体会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希望人人都能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垃圾丢弃的行为,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李海琴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交流座谈活动。座谈现场,墙上“党建引领,德法融合,三调联动,服务为民”的标语格外醒目,社区居民代表们围坐在一起,对社区日常生活、物业服务、环境治理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李海琴负责分发资料、做好记录,汇总居民的心声。

通过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李海琴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质朴与热情,也看到家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今后,李海琴将保持这份热忱,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体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墨香迎春,情暖社区

网络五22-1班 李稚楠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年寒假,红山街道42社区联合石河子书法协会的书法家们,在42小区开展“墨香迎春,情暖社区”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李稚楠同学作为志愿者也参与其中,助力活动顺利开展。

活动现场,红纸铺展,墨香四溢。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美好的新春祝福倾注于笔端。“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一个个饱含神韵的“福”字跃然纸上,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协助书法家们铺纸、晾晒、整理春联,并将一幅幅承载着祝福的春联送到居民手中。居民们手捧春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感谢社区和书法家们为我们送来新春的祝福!”

李稚楠还参加了寒假“红领巾小课堂”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辅导作业、红色歌曲教学、历史知识问答、讲述革命故事,制作手工艺品等,吸引了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此次红领巾小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寒假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红色的种子,引导他们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李稚楠同学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教育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希望能够继续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奋斗中不断成长,用行动来绽放青春

物联网高24-2班 朱雯嘉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寒假,朱雯嘉同学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天水市博物馆售票处的志愿者。她帮助前来参观的游客解决买票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和谐的美丽天水做出了贡献。

朱雯嘉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位游客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购票的优惠政策。在客流量最大的春节期间,她也依旧坚守岗位。朱雯嘉说“我希望每一位来到天水市博物馆的游客都能够拥有美好的体验,对天水这座城市留下良好的印象”。

朱雯嘉在回顾这段志愿服务经历时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蜕变。耐心,不再是书本里抽象的词汇,而是在一次次为游客解答疑问时逐渐沉淀;热心,也从模糊的概念,化作实实在在给予他人帮助的行动。这些宝贵品质,是校园课堂无法给予的馈赠,只有真正投身社会实践,触摸社会的脉络、体验人间百态,才能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锤炼。这段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未来的实习与就业之路。”

朱雯嘉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真实写照。她的行为得到了市民及游客的认可和赞誉,她的事迹被家乡的媒体《天水日报》所报道,激励着她为家乡作出更多的贡献。朱雯嘉希望,所有返乡大学生都可以回归本源,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共同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以青春笔触,绘家乡发展新图

物联网高24-1班 阿力耶·艾合麦提在行动

在2025年寒假,阿力耶·艾合麦提同学来到家乡的村委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让她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

阿力耶・艾合麦提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村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合唱比赛的舞台上,她全力以赴,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在排练与演唱的过程中,她深入挖掘家乡文化的内涵,不断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对家乡的归属感也愈发强烈。

在日常实践中,阿力耶・艾合麦提积极与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其他志愿者进行广泛且深入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在与村民交流时,尽管面临着沟通困难等诸多挑战,她也从未轻言放弃。她努力学习,不断尝试,逐渐掌握了沟通技巧,用通俗易懂的国语向村民传达信息。她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不知不觉中,她与村民建立起深厚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成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

通过此次实践,阿力耶·艾合麦提同学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淳朴与善良。今后,她将始终牢记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感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返乡筑梦,国语传情

物流高23班 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寒假,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同学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了和田地区皮山县克里阳乡塔合塔科瑞克村的志愿者。

在村委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主动承担起国语教学的重任,耐心地为村里的孩子们辅导国语,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国语的兴趣。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国语教学过程中,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不仅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与尊敬,还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实践对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而言,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他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了村里物流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与村民们的亲密接触,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发展需求,激发了他为家乡贡献力量的决心。展望未来,阿布杜萨拉木·麦麦提力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机电工程系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先进个人”事迹简介 

青春筑梦,机电赋能

机器人高24班 王建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挡不住返乡青年的热忱,在2025年的寒假,机电工程系王建同学带着青涩却坚定的信念,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回馈社会的热望,在家乡政务实践岗位上完成了从工科萌新实践能手的蜕变在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收获成长。

实践期间,王建主要负责协助政府部门整理文件参与基层调研等工作。文件室内,面对海量材料,王建有条不紊,细心分类、编号、录入,成功搭建起高效的电子检索系统,让文件查阅时间大幅缩短,缩短办公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在基层调研工作中,王建深入社区走访居民,与群众耐心真诚地交流,面对面收集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相应的记录。走访调研结束后,王建将调研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王建表示:“通过本次实践,我不仅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了工作,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电脑操作技能,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意义。”如今,这份“寒假作业”仍在延续——王建正通过云端协助家乡完善数字档案库,而经他优化的社区调研模板,将成为新一批实践同学的“攻略手册”。齿轮转动新生代,青春动能正澎湃。期待学院更多学子带着工具箱返乡,在基层实践中校准属于工程师的成长坐标!                                                                                                                                        

 

投身家乡实践,绽放青春光彩

电气五22-2班 郭英斌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今年寒假,郭英斌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号召,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他青春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假伊始,一场大雪给家乡带来了美丽雪景,却也给居民出行造成极大不便。郭英斌得知社区组织扫雪活动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清晨,寒风凛冽,他和其他志愿者们在社区广场集合,领取工具后便迅速投入扫雪工作。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道路很快恢复畅通,保障了居民出行的安全。这次经历,让郭英斌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和奉献带来的满足感。

郭英斌还参与了清除社区楼栋地下室杂物的工作。楼栋地下室环境恶劣,堆满杂物多年,灰尘刺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但郭英斌没有退缩,在清理过程中,他和同伴们发现了居民遗忘的重要物品,并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寻找失主。看到清理后整洁有序的地下室,郭英斌和小伙伴们的内心满是成就感。

春节前夕,郭英斌参与了社区春晚的筹备工作。从节目筛选、组织排练,到场地布置、搬运道具、搭建舞台,再到演出时维持后台秩序、引导演员,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活动中,郭英斌与演员和工作人员沟通协作,不仅提升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家乡文化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郭英斌深刻认识到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责任。未来,郭英斌会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为家乡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青春绽放在方寸之间,匠心雕琢服务温度

机电高24班 康转裕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2025年寒假,康转裕在家乡的红宝石雅致酒店前台兼职锻炼,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服务一线。他用真诚与专业为入住宾客筑起“旅途中的家”,让酒店大堂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窗口。

细节见真章

面对众多宾客,康转裕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观察客人服饰搭配预判需求,倾听方言口音调整沟通方式,感知情绪变化转变服务方式。暴雨突袭时,他主动帮淋雨的客人烘干衣物;深夜接待老年旅客时,他在房卡套上用荧光笔标注重要提示。

危难显担当

1月29日凌晨,正逢康转裕值班,酒店突发电路故障,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手持应急灯引导疏散人群,协调工程部抢修,联系周边酒店分流。耐心且真诚地向客人致歉并叫车护送客人离开,保障客人安全,直至电力恢复正常。

科技添温度

康转裕通过分析客史数据,系统在商务客入住时自动推送打印服务提醒,为亲子家庭提前准备儿童拖鞋,给续住客人智能调节熟悉的室温。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数字记忆”使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这段兼职锻炼经历折射出康转裕对工作的赤诚。他说:“酒店前台不仅是办理手续的柜台,更是传递城市初印象的文化驿站。”未来,他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以匠心为墨,在服务行业的画卷上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以青春笔触,绘寒假实践 “新蓝图”

智机高24班 热伊赛·帕尔哈提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今年1月28日至2月28日,热伊赛·帕尔哈提同学回到家乡,参加了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她走进医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实践中汲取成长的养分,也为这个寒冷的冬日增添一份温暖的力量。

出入岗位,热伊赛·帕尔哈提同学迅速进入状态,全身心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在自助挂号机区域,常有患者和家属聚集排队,面对复杂的挂号流程,许多患者一筹莫展。热伊赛·帕尔哈提同学主动上前询问,耐心地协助他们完成挂号操作。遇到不熟悉电子支付的老年人,她还会贴心地拿出自己的手机,演示操作过程,确保他们顺利完成挂号。

在医院志愿服务的一个月里,虽然忙碌且充满挑战,但热伊赛·帕尔哈提同学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和患者的不易。每一次帮助患者解决好问题后的那声“感谢”,都让她倍感温暖和自豪。未来,她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人带去帮助和希望。

 

 

助力育才路社区环境整治与文化宣传

智控高23班 凯丽比努尔·艾散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本着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养成相结合的原则,2025年寒假期间,凯丽比努尔·艾散同学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号召,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道,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1月16日至24日,凯丽比努尔·艾散参加了伯什克然木乡政府与喀拉库木村村委会安排的迎新春“群众村晚”活动。在晚会筹备与表演中,她克服紧张,在舞台上勇敢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她坚信,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互动游戏环节,丰富多样的小游戏让居民们找回了童年的欢乐,尤其是抢凳子游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年味。

1月20日至2月7日,在伯什克然木乡古城村,凯丽比努尔·艾散参与了村委会组织的“红领巾小课堂”教育活动。她化身小老师,陪当地小朋友学国语、读课文、背古诗,开展学业辅导,助力成绩提升。同时,她依据青少年儿童的爱好和特长,组织唱歌、跳舞等“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增进了民族团结教育,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通过这两次社会实践,凯丽比努尔对社会实践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她认为,实践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锤炼品质。她表示,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大学生,今后要多参与实践活动,为家乡和社会贡献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收藏本页